PRODUCT CLASSIFICATION
步入式恒溫恒濕試驗室日常清潔與維護技術規范
步入式恒溫恒濕試驗室作為模擬極限溫濕度環境的核心設備,廣泛應用于電子、汽車、航空航天等領域的產品可靠性測試。其內部環境的潔凈度直接影響溫濕度控制精度、測試數據穩定性及設備使用壽命。日常清潔不僅是維持試驗室性能的基礎,更是避免交叉污染、確保測試結果可重復性的關鍵環節。本文將系統闡述步入式恒溫恒濕試驗室的清潔要點、流程及注意事項,為設備的長效穩定運行提供技術參考。
精度干擾:附著在溫度傳感器(如 Pt100 鉑電阻)或濕度傳感器(如電容式濕度計)表面的灰塵會導致測溫滯后,而水汽殘留可能引發濕度讀數漂移,使實際溫濕度與設定值偏差超過 ±0.5℃或 ±2% RH,影響測試數據準確性。
設備損耗:灰塵進入風道系統后,會堵塞蒸發器翅片或濾網,導致風量下降、制冷 / 制熱效率降低,壓縮機或加熱器長期超負荷運行可能縮短其使用壽命;高濕環境下的污染物還可能加速腔體金屬部件的銹蝕。
交叉污染:若前次測試樣品為化學制品、油脂類物質,殘留污染物可能通過揮發或接觸污染后續測試樣品(如電子元件、食品包裝材料),導致測試結果失真。
清潔時機:每次測試結束后(尤其是樣品存在碎屑、液體泄漏時),或累計運行 100 小時后進行全面清潔。
工具與耗材:采用不掉毛的超細纖維布(避免纖維殘留)、中性清潔劑(如 pH 值 7~8 的專用實驗室清潔劑)、去離子水(防止水質過硬導致水垢);禁用強酸、強堿或含研磨劑的清潔劑(如鋼絲球、砂紙),以免腐蝕腔體不銹鋼內壁(通常為 304 或 316 不銹鋼)。
操作步驟:
斷電并等待腔體溫度降至室溫(避免高溫下清潔導致人員燙傷或清潔劑揮發產生有害氣體)。
用干布擦拭內壁與地面,清除表面浮塵;對于頑固污漬(如樣品滲出的油脂),將中性清潔劑按 1:10 比例稀釋后,用濕布蘸取擦拭,再用去離子水擦凈殘留清潔劑,最后用干布吸干水分(防止高濕環境下滋生霉菌)。
角落與接縫處(如腔體與門的密封條縫隙)需用軟毛刷(如羊毛刷)清理,避免灰塵堆積。
空氣濾網清潔:濾網通常位于進風口處,用于攔截大顆粒灰塵,建議每 20~30 小時清潔一次:
可拆卸濾網:用壓縮空氣(壓力≤0.3MPa)從反面吹掃,去除表面灰塵;若濾網油污較多,可用中性清潔劑浸泡 10 分鐘后用清水沖洗,晾干后再安裝(避免潮濕狀態下滋生細菌)。
不可拆卸濾網:定期用吸塵器(帶 HEPA 濾芯)吸除表面灰塵,累計使用 1000 小時后需更換新濾網(濾網堵塞會導致風壓損失超過 10%,顯著影響溫濕度均勻性)。
蒸發器與加熱器清潔:每半年進行一次深度清潔(需專業人員操作):
蒸發器翅片易因冷凝水與灰塵結合形成污垢,可用專用翅片清潔劑(如中性除垢劑)噴灑后,用低壓水槍(壓力≤0.2MPa)沖洗,確保翅片間無堵塞(翅片間距通常為 2~3mm,堵塞會導致換熱效率下降 30% 以上)。
加熱器表面若有灰塵堆積,可用干布蘸取酒精(75% 濃度)輕輕擦拭,去除可燃物(避免高溫下引發異味或火災)。
傳感器清潔:每月用蘸有少量酒精(95% 濃度)的棉簽輕輕擦拭傳感器探頭表面,去除油污與灰塵(酒精揮發快,可避免殘留液體影響傳感器響應速度);禁止直接用水沖洗或用硬物觸碰探頭(如電容式濕度傳感器的感濕膜極易受損)。
控制面板清潔:用干布擦拭按鈕與顯示屏,若有指紋或污漬,可蘸取少量去離子水擦拭后立即吸干,避免液體滲入內部電路導致短路。
樣品架(通常為不銹鋼格柵或托盤)每次使用后用去離子水沖洗,頑固污漬可用中性清潔劑處理,晾干后再放入腔體。
觀察窗玻璃:用專用玻璃清潔劑(不含氨成分)擦拭,避免殘留水痕影響觀察清晰度;橡膠密封條需定期用干布擦拭,保持彈性(防止密封不嚴導致溫濕度泄漏)。